对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哲峰研究员来说,4月8日这个日子有些特别,这天既是他的生日,也是母校西安交大的生日。西安交大是张哲峰人生中一道亮丽而深邃的风景,能与亲爱的母校一起过生日,他一直引以为豪。
张哲峰是西安交大银河国际45561988级校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力学行为、强韧化机制、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等研究工作。在121周年校庆之际,张哲峰回到母校,做客银河国际4556“周惠久论坛”,分享了自己的求学与科研故事。
“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关键构件或材料的疲劳破坏一直是工业界的普遍难题,同时,疲劳试验耗时久、周期长,得出创新成果较难。可张哲峰却选择了材料疲劳与断裂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一埋首就是20多年。原因为何?张哲峰告诉记者,一来是兴趣所在,二是国家的发展、工业的进步都需要解决材料疲劳问题,国家有需求,就要想方设法解决。
2003年,应时任金属研究所所长的卢柯院士邀请,张哲峰结束了在日本和德国的访问研究,回到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部工作,谁知一回国,就面临着研究部可能被“关门”的窘境。
没有人手、设备老化、士气低落……质疑和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张哲峰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来形容当时的境况。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张哲峰提出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解决方案,即先集中精力做好材料疲劳与断裂这一学科方向上的基础研究,再逐渐开展工程应用研究的发展思路。
深入基础研究、挖掘共性问题、挑战工程难题……一步一个脚印。经过十余年发展,研究部从昔日面临关闭到如今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辅相成,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这一传统学科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材料的疲劳与断裂这一学科的相关难题已存在近200年,就像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座大山,不知何时才能移走。但张哲峰却说,做科研就得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需要鲜花和掌声,只是心中的一个信念。也许直到他退休,很多问题都不会解决,但是一代代传承下去,就像愚公移山一样,每个人都搬一块石头,山总会有被搬走的那一天。
“无他,唯坚持而已”
“不知疲劳的做疲劳”,这是同事经常调侃张哲峰的一句话。提到科研路上的阻碍和困难,张哲峰云淡风轻。而对于目前取得的成绩,他更是淡然。“我从来就不是个聪明的人,就是明确了方向,然后一直坚持下来了而已。”
张哲峰记得,为了探究材料强度和疲劳强度之间的本征关系,他们做了一系列疲劳实验,前后花了5年时间,做出了17条疲劳曲线,基于这样一个系统研究工作撰写的论文却得到了评审人非常负面的评价,其中部分意见为:“这篇论文无论如何修改都不能录用,难道作者想改变疲劳的历史和教科书么?”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大家为何不喜欢做疲劳研究。但张哲峰认为,科学研究不仅仅是要发现新现象、发文章,还要能够通过新现象,凝练总结出推动领域进步的知识。“发文章始终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和解决重要工业问题。”
“科研之路没什么捷径可走,一旦选定方向就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当然,这条路注定是充满困难和挫折的,关键要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要善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张哲峰建议同学们在做任何研究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策划,明确整体流程,尽可能地避免走弯路。“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踏踏实实做事,这也是我们交大校训‘精勤求学’的内涵所在。”
“是交大培养了我”
张哲峰1988年考入西安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2年本科毕业后继续在该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银河国际4556顾海澄教授。说起与交大的情缘,张哲峰说最初是缘于一个“稀里糊涂”的偶然。当时父亲的一个学生建议说,西安交大这所学校不错,材料学科很强,张哲峰就直接报考了西安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不曾想一到这里,就被交大淳朴的学风所吸引,自此结下了深厚情缘。
说起求学时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人,张哲峰说当然是导师顾海澄教授。他清楚地记得,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1993年3月在召开两会期间,当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庭燧研究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内容是鼓励青年学子上山做学问。顾海澄教授看到后马上把这篇文章给他的研究生每人印了一份,并勉励大家做好基础研究,解决工程难题,为民族发展献智献力。这也成为张哲峰20年来科研之路始终坚持的方向。他说:“是母校的培养了给我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会继续发扬交大校训和优良传统,为交大的美好明天、为材料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学长,他建议学弟学妹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希望本科生把基础打牢,研究生把研究做深,毕业生进入社会后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定位,希望新一代交大学生更有朝气,更有创造力,多出一些帅才,为学校争光,为祖国奉献。
作者:胡晓楠 记者团 张艺帆 吴小雨
摄影:X工作室 郑袁鑫
编辑:力 行